今天(2月22日),湖北省生态环境厅召开2025年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,发布了2024年湖北省重点生态环境成果,并安排部署2025年生态环保领域重点工作。有哪些亮点数据和关键信息?长江云记者带你梳理!
一、坚守生态环境质量“生命线”
2024年,湖北空气质量、地表水环境质量同比近3年明显改善。有哪些普通市民可感、可知的好变化呢?
(一)全年超过305天都是“好天气”
这一年,湖北国考城市PM2.5为37.3微克/立方米,同比下降1.3微克/立方米;优良天数比例83.7%;重污染天数16天,同比减少75天;17个重点城市有9个达到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,同比增加了5个,改善情况总体好于中部其他5省及全国平均水平。
尤其是武汉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改善幅度、黄石市PM2.5改善幅度均进入全国前20行列。
(二)长江干流湖北段连续6年水质保持Ⅱ类
这一年,湖北国控断面水质优良比例95.8%,同比上升2.6个百分点,全面消除劣Ⅴ类断面,优于年度国家考核目标,为“十四五”以来最好水平;县级及以上饮用水水源地持续100%达标;地下水国控考核区域点位V类水质比例控制在17.8%以内,持续向好。
其中,长江干流湖北段连续6年水质保持Ⅱ类,丹江口水库持续保持Ⅱ类;重点湖库中,斧头湖水质Ⅲ类,同比提升1个类别;梁子湖水质Ⅲ类,达到“十四五”国家考核目标要求;洪湖自中央环保督察整改以来,水质达到Ⅳ类,实现“降磷退Ⅴ”目标。
(三)土壤环境方面
整体保持稳定,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3%,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得到有效保障;关闭搬迁企业地块土壤污染管控率85.11%,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;
二、在绿色转型发展之路上步履不停
2024年,湖北排污权市场累计开设244个交易日,总成交3538笔,同比增长21.1%;全省1438个建设项目通过交易购得排污权,总成交金额1.75亿元,同比增长24.3%,位居全国第五位。
碳市场累计成交量4.15亿吨,成交总额102.42亿元,累计成交量、成交额分别占全国42.9%和41.5%,年度和累计交易规模稳居试点碳市场首位,市场履约率连续10年保持100%,成为首个累计成交额突破100亿元的区域碳市场。
三、告别来时路 开启新征程
2025年,湖北生态环境保护重点目标任务是:加快推进美丽湖北建设,整体提升生态承载力。重点抓好以下工作:
(一)以实施美丽湖北战略为牵引,加快整体提升支点生态承载力
1.全面推进绿色低碳发展
2.积极争创美丽中国先行区
3.拓宽“两山”转化通道
(二)以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为核心,坚定坚决完成“十四五”目标任务
1.加快推进空气质量明显改善、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、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。
2.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、劣Ⅴ类断面、黑臭水体。
3.确保生态安全得到有效保障、环境健康得到有效保障、核与辐射安全得到有效保障。
(三)以流域综合治理为抓手,坚定不移推进长江大保护
1.强化洪湖、斧头湖、丹江口水库等“三湖一库”专项治理。
2.深化生态环境共保联治。
3.深入推进长江高水平保护十大提质增效行动,组织开展湖泊、直排口、农村面源污染、化工污染四个治理专项攻坚战。
(四)以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为契机,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
1.深入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问题整改。
2.更高标准推进蓝天、碧水、净土保卫战,深化固体废物和新污染物治理。
荆楚大地,青山常绿,碧水长流。站在2025年的新起点,湖北将以生态为笔、绿色为墨,锚定加快建成中部崛起战略支点的使命担当,持续书写着高质量发展的时代答卷,擘画美丽湖北的新图景。
(长江云新闻记者 胡禹)
责任编辑 陶多朵